《周易注》三国王弼(仿宋相台五经本)

《周易》作为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自其成书以来,便以其深奥的哲理和独特的象数体系吸引了无数学者进行研究和解读。王弼所注《周易》为历史上重要的《周易注》之一。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认为 “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从此,王弼《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四库全书总目》说:“《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寝流于谶纬,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自标新学。”此版为清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影刊元相台岳氏荆谿家塾本五经之一(初印本)。

一、王弼与《周易注》的学术背景

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西北)人,生于曹魏时期,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自幼聪颖好学,深受其父王业和兄长王宏的影响,对易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继承前人易学成果的基础上,王弼提出了“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的易学观,强调通过理解卦象背后的哲理来把握《周易》的精髓,而非仅仅停留在对卦象和爻辞的文字解释上。

王弼的《周易注》是他在易学领域的杰出贡献。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周易》的六十四卦及其卦爻辞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同时,他还对《易传》中的《文言》、《彖辞》、《象辞》等部分进行了注解。王弼的注解不仅揭示了《周易》中的哲理,还将其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玄学易学体系。这一体系在魏晋时期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了易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周易》三国时期魏国王弼注.jpg

二、韩康伯续注与《周易注》的合编

王弼的《周易注》虽然影响深远,但并未完全涵盖《周易》的全部内容。至东晋时期,韩康伯承继王弼的学术成果,对《周易》进行了进一步的注解。他补注了《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部分,使《周易》的注解更加完整。

王注与韩注原本各为单行,至唐代始合为十卷,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周易注》的完整形态。这一合编不仅使《周易》的注解更加系统和完善,也方便了后世学者的研究和传承。

三、《周易》的流传与元相台岳氏荆谿家塾本的诞生

《周易》成书于西周初年,原为古人占卜所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部具有深刻哲理的古代经典。在流传过程中,《周易》经历了多次整理和注解,形成了多种版本。其中,元相台岳氏荆谿家塾本就是其中之一。

元相台岳氏荆谿家塾本是元代岳浚所刻的《周易》版本。岳浚,字季端,号悦生,是元代著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他精通儒学,对《周易》等经典有着深入的研究。在岳浚的精心校勘和刻印下,元相台岳氏荆谿家塾本《周易》得以问世。这一版本不仅保留了《周易》的原文和注解,还进行了细致的校勘和修订,使《周易》的文本更加准确可靠。

四、目录

五经萃室记(清高宗乾隆撰)、题宋版易经(清高宗乾隆撰)

卷一:周易上经乾传,考证

卷二:周易上经泰传,考证

卷三:周易上经噬嗑传,考证

卷四:周易下经咸传,考证

卷五:周易下经夬传,考证

卷六:周易下经丰传,考证

卷七:周易系辞上,考证

卷八:周易系辞下,考证

卷九:周易说卦,考证

卷十:周易略例序,周易略例,考证

卷端(卷一至卷六、卷十)题:王弼註

卷端(卷七至卷九、卷十)题:韓康伯注

五、清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影刊本的诞生与特点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武英殿根据元相台岳氏荆谿家塾本的原本进行了影刊。这一影刊本不仅保留了元刻本的精髓,还经过了清宫词臣的考证和修订,使《周易》的文本更加完善。

武英殿影刊本《周易》的字体、版式、行款等都严格按照元刻本进行摹刻,基本保持了元刻本的原始风貌。同时,每卷之后还附有考证,对《周易》中的文字异同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说明。这些考证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周易》的文本内容,还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此外,乾隆皇帝对这一版本的《周易》也极为珍视。他不仅亲自为《周易》题写了御题诗,还下令将这一版本作为官方定本进行刊刻和传播。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周易》的学术地位,也推动了易学研究的深入发展。